四川省肿瘤医院:同步实现全栈信创改造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
四川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诊疗水平领先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同时肩负着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医学人工智能信创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的职责。医院始终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借着新院区建设的契机,肿瘤医院积极探索信创基础设施的高可用建设——通过自下而上的技术重构,肿瘤医院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系统的全栈国产化适配,并率先构建了覆盖双院区的双活数据中心,打造了一个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业务连续的医疗信息系统底座。
建设背景:业务连续性与国产化转型带来双重挑战
医院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信息系统需要保证7*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肿瘤医院原采用基于VMware虚拟化和vSAN的超融合架构,而随着VMware被博通收购后进行了一系列授权模式调整,叠加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外软硬件的获取限制,原有架构的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同时,作为国家“2+8+N”信创战略的重要行业,医疗机构必须加快自主可控建设,确保信息安全。
在此背景下,肿瘤医院借着新院区建设的机会,探索IT基础设施信创转型的可行性,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拥抱自主可控、稳定可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障。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固信创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肿瘤医院同步对信创基础设施进行高可用建设,构建双院区双活数据中心,确保患者就医过程中“业务不中断、系统不掉线、数据不丢失”。
建设思路:“分层”实现全栈信创改造,“分级”落地信创高可用设施
四川省肿瘤医院以“信创转型”为主体项目,以“业务高可用”为建设目标,坚持“自下而上、分级推进、双活支撑”的建设思路,力求“分层”实现全栈信创改造,“分级”落地信创高可用设施。
1.顶层规划:以业务高可用为目标
医院将“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作为出发点,以构建“数据中心级别高可用数字底座”为目标,统筹规划IT基础设施的重构路径,确保项目不仅符合信创标准,更能满足未来智慧医疗的发展需求。
2.“分层”实现全栈信创改造
● 基础设施硬件方面:选用具备广泛适配能力的C86国产芯片服务器,构建信创基础平台。
● 基础设施软件方面:部署国产超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以原生虚拟化和自研分布式存储提供虚拟化资源调度与双活集群管理服务。
● 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方面:全面采用国产产品,完成与上层业务系统的适配与优化。
● 应用层:选取OA系统作为信创改造试点场景,通过完整的迁移测试与高可用验证,为后续核心业务系统改造积累经验。
3.“分级”落地信创高可用设施
在信创转型与高可用建设过程中,肿瘤医院根据业务重要性与改造难度,实施“分级落地”策略:
● 以OA系统为切入口,完成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到Web服务的全流程信创改造。
● 构建HIS系统的国产数据库备库,实现信创环境下的容灾体系。
● 实现武侯与天府两个院区的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打造院区级别双活架构。
方案实施:逐步推进从底座到应用的信创改造,实现“信创双活”
1.打造信创基础架构底座:从硬件到平台全面国产化转型
为实现软硬件自主可控,肿瘤医院从底层架构入手,构建符合信创标准的基础设施平台:
● 国产硬件设施部署:医院选用国产C86架构芯片和服务器,兼容性强、适配性高,满足当前医疗系统对算力和稳定性的双重要求,为后续平台和应用系统迁移提供了可靠承载环境。
● 国产超融合平台搭建:部署国产超融合解决方案,构建双活集群,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统一管理和弹性调度。该平台不仅支持传统虚拟化工作负载,还可支持容器化应用和AI应用,为医院未来的云原生演进提供强大支持。
● 操作系统与中间件适配:两个院区新建服务器统一部署国产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全面完成国产化替代,并通过稳定性验证与兼容性测试,确保其能够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2.推进试点业务信创改造与核心数据库高可用建设
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医院聚焦试点业务系统的信创改造与核心数据库高可用建设,确保应用级连续性,为后续的双活建设奠定基础:
● OA系统全链路改造:以OA系统作为首个试点对象,完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Web服务的全面国产化改造——引入国产操作系统,成功部署Web服务,并将数据库从MySQL迁移至国产数据库(共迁移3178张表、6603个索引,整个过程平稳无误)。
● HIS核心数据库国产化备库建设:医院基于国产C86服务器与国产操作系统,部署了HIS系统的国产数据库备库,实现主备同步、数据容灾、读写分离,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其对大数据量、高并发业务的支持能力,为后续HIS系统主库的国产化替代打下基础。
3.构建双院区双活数据中心:提升系统韧性与灾备能力
借助新院区建设契机,肿瘤医院在两个院区引入超融合信创集群并进行了双活建设,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医院”:
● 网络联通与架构设计:采用VXLAN二层互联技术,打通武侯与天府两个院区网络联通,实现业务系统跨区域同步部署与协同运行。网络架构分为五张逻辑网络(业务网络、存储网络、管理网络、带外网络、仲裁网络),实现多网络隔离、互不干扰,提升整体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 双活部署与仲裁配置:在两个院区部署对等的主机资源与交换设备,并引入仲裁节点,构建高可用主备切换机制。系统可根据仲裁判断自动完成主备切换与服务迁移,在任一院区网络或系统出现故障时,业务可无缝迁移至另一侧,确保故障不影响用户访问与医院诊疗秩序。
建设成果
1.率先在医疗行业同步实现信创改造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
基于此次建设,肿瘤医院在省内率先实践了将双活高可用架构与国产化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不仅完成软硬件信创替代,更建立起真正满足业务连续性需求的数字底座,为医院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2.探索“自下而上”的全栈信创改造路径
肿瘤医院自芯片选型出发,依次完成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系统的全链路国产化适配,形成一套完整的“从底层基础设施到核心应用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业务连续性保障升级和性能优化:医院通过双活数据中心的改造,结合分布式网关,实现了“RPO=0,RTO分钟级别”的业务保护效果,通过I/O本地化保证不同数据中心业务直接在本地访问数据,无需跨数据中心网络,提升访问效率,让医院信息系统具备更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兼顾效率的优化。
总结
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分阶段实施,肿瘤医院顺利完成了信创改造试点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并验证了关键业务系统在信创平台下的可用性与可靠性。未来,医院将以此为基础,持续探索更多核心系统的信创部署,完善高可用能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智能化、可持续的医疗数字底座,为全国医疗行业数字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建设提供有力示范。
作者简介
康盛伟,四川省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欢,四川省肿瘤医院信息中心安全保障组组长